撾耳撓腮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撾:敲擊。抓抓耳朵,搓搓臉頰。形容窘迫的樣子。
出處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9回:“那李瓶兒撾耳撓腮,一頭撞在地下,哭的昏過去。”
例子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七回:“先生見于冰極口的贊揚,喜歡的撾耳撓腮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
注音ㄓㄨㄚ ㄦˇ ㄋㄠˊ ㄙㄞ
感情撾耳撓腮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人的窘態。
近義詞抓耳撓腮、撾耳揉腮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低做小(意思解釋)
- 交淺言深(意思解釋)
- 全科人兒(意思解釋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釋)
- 鑿壁借光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白草黃云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※ 撾耳撓腮的意思解釋、撾耳撓腮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中正無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莊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不正之風 |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
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
廣闊天地 |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戰天斗地 | 戰、斗:泛指斗爭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驚心悼膽 | 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連車平斗 | 形容冗員很多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無所用心 | 用心:動腦筋。指不動腦筋;什么事情都不關心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勿謂言之不預 |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,表示事前已講明白。 |
變化無方 | 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
風卷殘云 |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;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