詒厥孫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詒:通“貽”,遺留;厥:其;孫:通“遜”,安順。留下安定天下的謀略。
出處《詩經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:“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
例子唐·李瀚《鳳閣王侍郎傳論贊序》:“有正家之訓焉,固可以詒厥孫謀,播乎長世者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í jué sūn móu
注音一ˊ ㄐㄩㄝˊ ㄙㄨㄣ ㄇㄡˊ
繁體詒厥孫謀
感情詒厥孫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長遠安排。
近義詞貽厥孫謀、詒厥之謀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樂道安命(意思解釋)
- 亦復如是(意思解釋)
- 望塵莫及(意思解釋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釋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釋)
- 眾喣山動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(意思解釋)
- 烏合之眾(意思解釋)
- 意氣風發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※ 詒厥孫謀的意思解釋、詒厥孫謀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炙手可熱 | 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勢大。 |
處實效功 | 處:辦理。效:效驗,效果。功:功績,成效。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,講究功效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徇私舞弊 |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;做不合法規的事。徇:依從;舞弊: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