紈袴膏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紈绔:細絹做的褲子;膏梁:肥肉和細糧。指精美的衣食。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。
出處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天下無能第一,古今不肖無雙。寄言紈袴與膏粱:莫效此兒形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wán kù gāo liáng
注音ㄨㄢˊ ㄎㄨˋ ㄍㄠ ㄌ一ㄤˊ
繁體紈袴膏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內攘外(意思解釋)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釋)
- 勞燕分飛(意思解釋)
- 莫衷一是(意思解釋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河魚腹疾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※ 紈袴膏粱的意思解釋、紈袴膏粱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羨慕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息息相關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過五關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角巾東路 |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
持之以恒 | 持:保持;堅持;之:代詞;指所要堅持的東西;恒:長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堅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