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源本本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源頭和根本。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。
出處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自從這立憲二字發(fā)見了,就有人從西書上譯出一部憲法新論,講的源源本本,有條有理。”
例子我已經(jīng)查明白源源本本是怎么一回事。茅盾《子夜》十五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yuán yuán běn běn
注音ㄩㄢˊ ㄩㄢˊ ㄅㄣˇ ㄅㄣˇ
感情源源本本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狀語;用于口語。
謎語《水經(jīng)》
近義詞原原本本
英語from beginning to en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釋)
- 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(意思解釋)
- 縱橫開合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百戰(zhàn)百勝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經(jīng)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狂風(fēng)暴雨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- 變態(tài)百出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※ 源源本本的意思解釋、源源本本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鐵板釘釘 | ①猶言硬碰硬。比喻說話辦事堅(jiān)決、干脆。②比喻已成定論。 |
自我批評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(diǎn)等。 |
枝對葉比 | 枝葉相對并列。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鼠憑社貴 |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壞人仗勢欺人。 |
前瞻后顧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時(shí)形容顧慮過多,猶豫不決。 |
直截了當(dāng) | 了當(dāng)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(shù)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(cuò)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(cuò)。 |
萬馬奔騰 | 像無數(shù)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(gè)朝代的君主;貞節(jié)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(gè)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風(fēng)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(fēng)尚、禮節(jié)、習(xí)慣等。 |
今是昨非 | 現(xiàn)在是對的;過去錯(cuò)了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(fā)展的客觀規(guī)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?dāng)?shù)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(jìn)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(tài)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(xué)識文博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(xué)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(qū)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(rèn)不配享受某種榮譽(yù)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(guān)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(fēng)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西學(xué)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(xué)說向東方流傳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(rèn)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