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土樂業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安居本土,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。
出處漢揚雄《連珠》:“吏不茍暴,役賦不重,財力不傷,安土樂業,民之樂也?!?/p>
例子今天下不見兵革之具,而元元安土樂業,人致其力,以生天下之財。宋··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
基礎信息
拼音ān tǔ lè yè
注音ㄢ ㄊㄨˇ ㄌㄜˋ 一ㄝˋ
繁體安土樂業
感情安土樂業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安居樂業
反義詞流離失所
英語to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happines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繩之以法(意思解釋)
- 紙老虎(意思解釋)
- 一無所有(意思解釋)
- 輪扁斫輪(意思解釋)
- 快馬加鞭(意思解釋)
- 枝對葉比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法不阿貴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舉目無親(意思解釋)
- 餓殍滿道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來因去果(意思解釋)
- 二缶鐘惑(意思解釋)
- 雙管齊下(意思解釋)
※ 安土樂業的意思解釋、安土樂業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照單全收 | 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。 |
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于陰歷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 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鍥而不舍 | 鍥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。 |
日日夜夜 |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續的時間長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勵;里:最里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|
無所畏懼 | 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角巾東路 |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?!币庵^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