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教而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教:教育;殺:處罰,殺死。不警告就處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堯曰》:“不教而殺謂之虐。”
例子對待犯錯誤的人應當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針,而不應該不教而殺。
基礎信息
拼音bù jiào ér shā
注音ㄅㄨˋ ㄐ一ㄠˋ ㄦˊ ㄕㄚ
繁體不教而殺
感情不教而殺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不教而誅
反義詞諄諄教誨
英語execute without teaching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秋高氣和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普天同慶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鑿壁借光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※ 不教而殺的意思解釋、不教而殺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揚眉吐氣 | 揚眉:揚起眉頭;吐氣:吐出怨氣、悶氣。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;得意的神情。 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徑情直遂 | 徑情:任意、隨心;遂:成功地滿足心愿。隨著自己的意愿;順利地達到目的;獲得成功。 |
人才濟濟 | 人才: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。濟濟:眾多的樣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濟濟:眾多樣子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居重馭輕 |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。 |
簞瓢屢空 | 簞:盛飯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匱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貧困。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安于現狀 |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兵無常勢 | 兵:戰爭;常:常規、不變;勢:形勢。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。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?,F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