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謀同辭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。
出處《后漢書 祭祀志上》:“群下百僚,不謀同辭。”
例子[武王]與八百諸侯威同此盟,《尚書》所謂不謀同辭也,故曰孟津,亦曰盟津。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五》
基礎信息
拼音bù móu tóng cí
注音ㄅㄨˋ ㄇㄡˊ ㄊㄨㄥˊ ㄘˊ
繁體不謀同辭
感情不謀同辭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觀點相同。
近義詞異口同聲
反義詞各抒己見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高聳入云(意思解釋)
- 亦復如是(意思解釋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經(jīng)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天網(wǎng)恢恢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※ 不謀同辭的意思解釋、不謀同辭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震耳欲聾 | 耳朵都要振聾了。形容很大;特別響。 |
遏惡揚善 |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 |
殘花敗柳 | 敗:衰敗。殘:凋殘。凋殘的柳樹,殘敗了的花。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趕盡殺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(xiàn)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盡誠竭節(jié) | 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(guī)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(jù)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材優(yōu)干濟 | 指才能優(yōu)異,有干練的辦事能力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牛頭不對馬嘴 |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 |
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
古為今用 |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(yōu)秀的文化遺產(chǎn);使它為人民服務;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。 |
以身作則 | 身:自身;則:準則;榜樣。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。 |
淫辭邪說 | 夸大失實的言論,荒謬的學說。 |
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一步努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