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揖不拜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揖、拜:舊時的拱手、磕頭禮。對長者或尊者只彎腰行拱手禮,不跪拜磕頭。舊時指相見時態度不恭,為人高傲。
出處《漢書·高帝記》:“……沛公方踞床,使二女子洗足,生長揖不拜曰:‘足下必欲誅無道秦,不宜倔于長者。’沛公輟足揮洗,起謝之。”
例子現在人們相見不再是長揖不拜,而是握手
基礎信息
拼音cháng yī bù bài
注音ㄔㄤˊ 一 ㄅㄨˋ ㄅㄞˋ
繁體長揖不拜
感情長揖不拜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相見時。
近義詞不卑不亢
英語make a deep bow but refuse to kneel dow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釋)
- 徑情直遂(意思解釋)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釋)
- 不屑一顧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(意思解釋)
- 鑿壁借光(意思解釋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縱橫四海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※ 長揖不拜的意思解釋、長揖不拜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束手無策 | 策:辦法。就像手被捆住一樣;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量又好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走南闖北 |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闖蕩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轟轟烈烈 | 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材優干濟 | 指才能優異,有干練的辦事能力。 |
千里命駕 | 命駕:命人駕車。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國士無雙 | 國士:國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。 |
不好意思 | 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。②害羞;難為情。 |
間不容礪 | 謂磨治的時間也沒有。形容時間的短促。 |
兵無斗志 | 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。 |
美食甘寢 | 甘:美好。吃得好,睡得香。形容生活舒適安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