撮土焚香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撮土:用手把土聚攏成堆。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,燒香敬神。
出處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十四回:“三藏……急忙撮土焚香,望東懇懇禮拜。”
例子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4回:“三藏……急忙撮土焚香,望東懇懇禮拜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uō gǔ fén xiāng
注音ㄘㄨㄛ ㄍㄨˇ ㄈㄣˊ ㄒ一ㄤ
感情撮土焚香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燒香敬神。
近義詞撮土為香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傾家蕩產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牛衣對泣(意思解釋)
※ 撮土焚香的意思解釋、撮土焚香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老馬識途 | 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蝶粉蜂黃 |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極重不反 | 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踉踉蹌蹌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
雞毛蒜皮 |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滿天飛 | 形容到處都是。亦作“滿空飛”。 |
古為今用 |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;使它為人民服務;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。 |
息跡靜處 | 息:止息;跡:行跡,腳印;處:處所。要想不見行跡,只有自己靜止不動。引申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 |
憂憤成疾 | 憂愁氣憤得病了。形容極其憂憤。 |
說嘴說舌 | 搬弄是非,沒事找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