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砂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追根究底。
出處明·高明《琵琶記·幾言諫父》:“你直待要打破砂鍋,是你招災攬禍。”
例子劉心武《鐘鼓樓》第四章:“小馮偏打破砂鍋問到底唄!”
基礎信息
拼音dǎ pò shā guō
注音ㄉㄚˇ ㄆㄛˋ ㄕㄚ ㄍㄨㄛ
繁體打破砂鍋
感情打破砂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探究。
近義詞打破砂鍋問到底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烽火連年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※ 打破砂鍋的意思解釋、打破砂鍋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憂喜交集 |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荒淫無恥 | 荒淫:貪酒好色。生活糜爛;不知羞恥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膽寒發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野沒遺賢 | 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