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本清源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端:端正,清理;本:根本;源:根源。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。
出處宋·朱熹《答龔參政書》:“端本清源,立經陳紀,使陰邪退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uān běn qīng yuán
注音ㄉㄨㄢ ㄅㄣˇ ㄑ一ㄥ ㄩㄢˊ
感情端本清源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從根本上治理。
近義詞端本正源
英語reform from the bottom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繪影繪聲(意思解釋)
- 綠林大盜(意思解釋)
- 鷹擊長空(意思解釋)
- 夢幻泡影(意思解釋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釋)
- 過五關,斬六將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※ 端本清源的意思解釋、端本清源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流離瑣尾 |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。 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豐富。物產豐富,人民安樂。 |
挺身而出 | 形容遇到危難時;勇敢地站出來;擔當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 |
貧賤不移 | 移:改變。不因生活貧困、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堅定。 |
空空蕩蕩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象;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單刀直入 | 單刀:短柄長刀;直:徑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認準目標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說話、辦事直截了當;不繞彎子。 |
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