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諛逢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;竭力向人討好。阿:迎合討好;諛:奉承諂媚。逢迎;主動迎合。
出處宋 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:“以臣于君言之:褐其忠誠,致其才力,乃顯其比君之道也,用之與否,在君而已,不可阿諛奉迎,求其比己也。”
例子其時京師有一流棍,名叫李光,專一阿諛逢迎,諂事令孜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)
基礎信息
拼音ē yú féng yíng
注音ㄜ ㄩˊ ㄈㄥˊ 一ㄥˊ
繁體阿諛逢迎
正音“阿”,不能讀作“ā”。
感情阿諛逢迎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用于討好拍馬。
辨形“逢”,不能寫作“奉”。
辨析阿諛逢迎和“趨炎附勢”;都有“巴結、奉承”的意思。但“趨炎附勢”專指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。“阿諛奉迎”泛指奉承拍馬;迎合別人。
近義詞阿諛奉承、阿其所好
反義詞剛正不阿、守正不阿
英語curry favour with sb; flatter and fawn on
俄語подхалимство
法語flatter et flagorn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(意思解釋)
- 死要面子(意思解釋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釋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彌留之際(意思解釋)
- 無微不至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※ 阿諛逢迎的意思解釋、阿諛逢迎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有兩下子 | 比喻有點本領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慘不忍睹 | 睹:看。情景凄慘;使人不忍看下去。 |
首身分離 | 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