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凡舉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發凡:揭示全書的通例;舉:提出。指舉例以闡明要點。說明全書通例。
出處明·焦竑《玉堂叢語·纂修》:“時編摩之士,皆山林布衣,發凡舉例,一仰于濂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ā fán jǔ lì
注音ㄈㄚ ㄈㄢˊ ㄐㄨˇ ㄌ一ˋ
繁體發凡舉例
感情發凡舉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舉例以闡明要點。
近義詞舉例發凡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無所有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謙受益,滿招損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臨危授命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- 煙消云散(意思解釋)
- 不櫛進士(意思解釋)
- 上樓去梯(意思解釋)
- 長驅直入(意思解釋)
- 兩腳書櫥(意思解釋)
※ 發凡舉例的意思解釋、發凡舉例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鳴鑼開道 | 鳴鑼:敲鑼。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;前面差役敲鑼;吆喝行人回避。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。 |
喜笑顏開 | 顏:臉色;開:舒展;開朗。形容心里高興;滿面笑容。 |
安內攘外 |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|
明若觀火 | 象看火那樣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有膽有識 |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百戰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鐵面無私 | 形容公正嚴明;不講情面。鐵面:比喻剛直無私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坑坑洼洼 |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