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怨而不敢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。
出處宋 鄧牧《伯牙琴 吏道》:“吏無避忌,白晝肆行,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,敢怒而不敢誅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
注音ㄍㄢˇ ㄩㄢˋ ㄦˊ ㄅㄨˋ ㄍㄢˇ 一ㄢˊ
感情敢怨而不敢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、分句;指胸中憤怒。
近義詞敢怒而不敢言
英語be forced to keep one's resentment to oneself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挑三揀四(意思解釋)
- 豆萁燃豆(意思解釋)
- 彬彬有禮(意思解釋)
- 翻箱倒柜(意思解釋)
- 荒淫無恥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將功補過(意思解釋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續(意思解釋)
- 喟然長嘆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※ 敢怨而不敢言的意思解釋、敢怨而不敢言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經文緯武 |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 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翻箱倒柜 |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 |
鬼瞰其室 |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喜新厭舊 | 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撈一把 |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