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步就班的成語故事

拼音àn bù jiù bān
基本解釋指按照條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。參見“按部就班”。
出處語出晉 陸機《文賦》:“觀古今于須臾,撫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選義案部,考辭就班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按步就班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按步就班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壽昌大笑起來,掉頭對著立群說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兵無常勢 |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虛實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形,避高而趨下;兵之形,避實而擊虛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。” |
愛才如渴 |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:“嫉惡甚嚴,愛才若渴,此韓愈之面目也。” |
十全大補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85回:“只見一個醫(yī)生在那里和他診脈,開了脈案,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,便去了。” |
經(jīng)緯天下 |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普施明法,經(jīng)緯天下,永為儀則。”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(fù)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(fù)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冠絕一時 | 《晉書·劉聰載記》:“十王習(xí)擊刺,猿臂善射,彎弓三百斤,膂力驍捷,冠絕一時。” |
公才公望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 |
繪聲繪影 | 清 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第五卷:“繪聲繪影,字字陰森,綠人毛發(fā),真乃筆端有鬼。” |
沖鋒陷陣 | 《北齊書 崔暹傳》:“沖鋒陷陣,大有其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