寢丘之志的成語故事

拼音qǐn qiū zhī zhì
基本解釋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,而請受瘠薄的寢丘,以保長久不失。后因謂與世無爭、知足知止之心為“寢丘之志”。
出處南朝·齊·王儉《褚淵碑文》:“既秉辭梁之分,又懷寢丘之志。所受田邑,不盈百井。”
寢丘之志的典故
傳說春秋時期,楚國內部爭斗十分激烈,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不要接受楚王所封的肥美的土地,以防別人垂涎,而接受貧瘠瘦薄的寢丘土地,別人就不會惦記,因此可以在寢丘睡大覺,以保證可以長久擁有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寢丘之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歸心如箭 | 清 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2回:“ 承長兄厚愛,本當領教,只是歸心似箭,今日立刻就要行了。” |
寸進尺退 |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進寸而退尺。” 唐·韓愈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寸進尺退,卒無所成。”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說到貨物,我就沒有膽氣了。” |
經文緯武 | 唐 許敬宗《定宗廟樂議》:“雖復圣跡神功,不可得而窺測,經文緯武,敢有寄于名言。” |
難言之隱 | 清 錢謙益《跋留庵》:“錢氏少為黨魁,晚托禪悅,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。” |
杯蛇幻影 |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縈愁緒以回腸,蔓牽瓜落;拭淚珠而洗面,藕斷絲長。” |
人面獸心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夷狄之人貪而好利,披發左衽,人面獸心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天之驕子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