苛政猛于虎的成語故事

拼音kē zhèng měng yú hǔ
基本解釋苛政:指反動統(tǒng)治階級對人民進行殘酷壓迫剝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賦稅等。反動統(tǒng)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惡暴虐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夫子曰:‘何為不去也?’曰:‘無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識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’”
苛政猛于虎的典故
春秋時期,孔子和他的學(xué)生經(jīng)過泰山邊時看到一位婦女在墓旁痛哭,相問之下,得知他的丈夫與兒子都被老虎吃了,這兒沒有苛捐雜稅才從外地逃到這兒,這個婦女表示情愿被老虎吃了也不愿意去別的地方。孔子感慨地對學(xué)生說:“你們看,苛政猛于虎也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苛政猛于虎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用心竭力 | 明·無名氏《破天陣》:“如今圣人招賢納士,豁達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則要你用心竭力也。” |
謳功頌德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。” |
顛沛流離 | 宋 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,保有之難也,而共振顯之。”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(wèi)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。”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” |
結(jié)黨營私 |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黨營私,孤負任使。” 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胸有成竹 |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掉以輕心 |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