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本就末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ù běn jiù mò
基本解釋謂棄農經商。
出處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地理志》:“郡國輻湊,浮食者多,民去本就末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去本就末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去本就末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中正無私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五輔》:“為人君者中正而無私,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。” |
倒栽蔥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3回:“照脊梁一拳,打個不提備,跌了一個倒栽蔥,把一個小孩子也丟在路邊啼哭。” |
任人唯親 | 毛澤東《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》:“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,實行‘任人唯親’,拉攏私黨,組織小派別。” |
天涯海角 | 唐 呂巖《絕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。” 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一場空 |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40回:“枉費心機空費力,雪消春水一場空。” |
青云直上 | 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 |
弟子孩兒 | 元·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二折:“我走到半路,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,道我是犯夜的。” |
婆婆媽媽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1回:“寶玉,你忒婆婆媽媽的了。” |
黃耳傳書 | 《晉書·陸機傳》:“初機有俊犬,名曰黃耳,甚愛之。既而羈寓京師,久無家問,……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,犬尋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報還洛。其后因以為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