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時務者為俊杰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
基本解釋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
出處晉 習鑿齒《襄陽記》:“識時務者在乎俊杰。此間自有伏龍、鳳雛。”
識時務者為俊杰的典故
三國時期,諸葛亮在隆中潛心攻讀大量經史和諸子百家的著作,積累了豐富的政治、軍事方面知識,他對當時的政局有獨到的見解。襄陽的司馬徽認為他是杰出人才,能認清天下大勢,就把這個臥龍推薦給在荊州投靠劉牧的劉備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識時務者為俊杰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照單全收 | 清·惜陰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六回:“俗語說得好:‘人情不在厚薄’,看老夫的情面,不要與他較量,照單全收了罷。” |
語重情深 | 嚴復《以〈漁洋精華錄〉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》:“忽蒙佳什譽過庭,語重情深誰敢荷?” |
龍飛鳳舞 | 宋 蘇軾《表忠觀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龍飛鳳舞,萃于臨安。” |
定時炸彈 | 鄧小平《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》:“他們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勢力,不可小看,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,就會留下禍根,成為定時炸彈。”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一夕一朝 |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謂:臣弒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玩具》:“細視良久,則筆意透出絹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反面無情 | 明 邵璨《香囊記》:“他也是一個君主,恐怕反面無情,那時節悔之晚矣!” |
生死有命 |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藥物,所能損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