緩不濟急的成語故事

拼音huǎn bù jì jí
基本解釋緩:慢;濟:救助。緩慢的行動適應(yīng)不了緊急的需要。
出處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3回:“正愁緩不濟急,恰好有現(xiàn)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,是門生的大舅子,他有托門生帶來一萬銀子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緩不濟急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緩不濟急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石枯松老 | 金·丘處機《水龍吟·道運》詞:“海移山變,石枯松老。”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(yè)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(yīng)聲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頭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(fā)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。” |
驚心動魄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 |
不攻自破 |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 |
安眉帶眼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,直須要我開口說。” |
經(jīng)緯天地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曰比,經(jīng)緯天地曰文。” |
本末倒置 | 金 無名氏《綏德州新學(xué)記》:“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