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梢自領(lǐng)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óu shāo zì lǐng
基本解釋自己扯著頭發(fā)。比喻自討苦吃,自找麻煩。
出處元·關(guān)漢卿《調(diào)風(fēng)月》第三折:“這妮子更敢有四星,把體面妝沉,把頭梢自領(lǐng)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頭梢自領(lǐng)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頭梢自領(lǐng)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可勝舉 |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。” |
石枯松老 | 金·丘處機《水龍吟·道運》詞:“海移山變,石枯松老。” |
多才多藝 |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。” |
發(fā)綜指示 |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(fā)蹤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(zé)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照葫蘆畫瓢 | 宋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頗聞翰林草制,皆檢前人舊本,改換詞語,此乃俗所謂‘依樣畫葫蘆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” |
繁文縟節(jié)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(jié)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。” |
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四折:“小儲君倒也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守著妝盒做護身符,則是我陳琳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抱著個天大悶葫蘆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