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親內(nèi)疏的成語故事

拼音wài qīn nèi shū
基本解釋疏:疏遠(yuǎn)。外表親密無間,內(nèi)心冷若冰霜。形容表里不一
出處元·關(guān)漢卿《單刀會》第一折:“不料此人外親內(nèi)疏,挾詐而取益州,遂并漢中,有霸業(yè)興隆之志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外親內(nèi)疏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外親內(nèi)疏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斗筲之人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 |
直言賈禍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難。” |
連綿不絕 | 明·朱國禎《涌幢小品·神惠記》:“往余再喪妻,四喪子,復(fù)喪妹,最后喪母,連綿不絕。哭泣悲傷,五衷菀結(jié)。” |
一軌同風(fēng)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(fēng)天下。” |
門當(dāng)戶對 |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中卷:“個樣村僧,豈是尋常種草?要得門當(dāng)戶對,還他景勝人奇。”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 《樂府詩集·長歌行》:“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(fù)西歸。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” |
高步闊視 | 清·袁枚《新齊諧·冷秋江》:“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闊視,持大扇擊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東》,于于然來。群鬼盡散。” |
饑腸轆轆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西湖主》:“而枵腸轆轆,饑不可堪。” |
流離轉(zhuǎn)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婦傳》:“與其婦翁皆賤業(yè),兩人流離轉(zhuǎn)徙者久之。” |
廢書而嘆 |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