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往情深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ì wǎng qíng shēn
基本解釋對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;十分向往而不能克制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任誕》:“桓子野每聞清歌。輒喚奈何!謝公聞之曰:'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。'”
一往情深的典故
桓伊是東晉時有名的將領。字叔夏,小字子野。
公元383年,前秦皇帝苻堅率90萬大軍南下,攻伐東晉。桓伊盡起豫州之兵攻擊前秦軍隊。結果在淝水一戰中大破前秦軍隊,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了功勛。不久,桓伊軍功升遷為都督江州荊州十郡,豫州四郡軍事,江州刺史。桓伊在馳騁疆場以外,還十分喜愛音樂,會作曲,善吹笛。
除了吹笛子,桓伊也非常愛聽別人唱歌,每當聽到優美的歌聲,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擊節贊嘆。當時的宰相謝安也十分喜愛音樂,兩人見面時也經常談論音樂。謝安見桓伊對音樂造詣很深,對音樂有如此癡心,便說:“桓子野對音樂真是一往情深呀!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往情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致遠恐泥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張》:“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;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快心滿志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6回:“只圖一時快心滿志,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。” |
東扶西倒 | 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“笑殺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醿。” |
穩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,事成,操右券以責。” |
顧影弄姿 |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江城》:“二姊葛氏,為人狡黠善辨,顧影弄姿,貌不及江城,而悍妒忌與埒。姊妹相逢無他語,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。” |
昂藏七尺 | 明 汪廷訥《種玉記 奇術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軀,尋章摘句懶攻儒。” |
生拉硬扯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福升生拉活扯地將黃省三向外拖。” |
倒裳索領 | 《鄧析子·無厚篇》:“驅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檻,斯逆理而求之,猶倒裳而索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