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龐斗智的成語故事

拼音sūn páng dòu zhì
基本解釋孫:孫臏;龐:龐涓。孫臏、龐涓各以智謀爭斗。比喻昔日友人今為仇敵,各逞計謀生死搏斗。也比喻雙方用計較量高下。
出處《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》
孫龐斗智的典故
孫賓和龐涓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后,龐涓辭師下山,任魏國上將軍之職。翟向魏惠王舉薦孫賓。龐涓忌妒,誣陷孫賓通齊,殘忍地施以刖刑黥刑,又騙他錄寫《孫子兵法》十三篇,打算寫完了殺害他。龐涓家丁暗告孫賓。孫賓裝瘋,使龐不防,后得齊國大臣救助,逃出魏國。 孫賓至齊,被拜為軍師之職,每一次用圍魏救趙之計,在桂陵地方擊敗了龐涓統率的魏軍。第二次,孫賓用減灶之計,將龐涓誘入馬陵道,用亂箭將他射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孫龐斗智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
算盡錙銖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吳利府》:“嘗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盡錙銖,其父猶以為未足。” |
觸目皆是 |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。” |
慷慨悲歌 | 晉 陶潛《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》:“慷慨獨悲歌,鐘期信為賢。” |
發號施令 | 《尚書 冏命》:“發號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 |
光前啟后 | 明·王九思《繡停針·壽康對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鳳毛麟角,光前啟后。” |
弟子孩兒 | 元·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二折:“我走到半路,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,道我是犯夜的。” |
懸石程書 |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,上至以衡石量書,日夜有呈,不中呈,不得休息。”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清·無名氏《說唐》第63回:“正是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,兩人大戰三十余合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