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強凌弱的成語故事

拼音jǐ qiáng líng ruò
基本解釋凌:侵犯;欺侮。依仗自己的強大或者人多去欺壓弱小者。
出處先秦 莊周《莊子 盜跖》:“自是之后,以強凌弱,以眾暴寡。”
以強凌弱的典故
孔子有位朋友叫柳下季,他的弟弟跖是戰國初期奴隸起義的領袖,人稱盜跖。有一次,孔子去找跖,想勸他別再為害天下。跖對孔子說:“你所說的話如順從我心意就讓你活命,如違逆我心意就讓你死。”孔子說,跖足可以南面稱王,但卻被稱為盜,應該以此為恥。聽了這些話,跖非常生氣,大聲斥責孔子說:“不要拿名利引誘我,把我當做愚昧的人。”然后,話鋒一轉,跖又說:“自黃帝時起,就爭斗不止,血戰不停。堯和舜興起后,又設立了百臣。商湯流放了他的國君,周武王殺死了商紂。從那以后,大家都憑借強大欺凌弱小,以多數侵略少數。所以自商湯、周武王開始,他們都已屬于作亂的一類人了。現在,你卻把文武那一套東西教給后世,蒙蔽天下之主,借以求得富貴。所以我認為,天下的盜賊都比不過你。為什么人們不叫你盜王,而偏叫我盜跖?”最后,跖說孔子所說的那些,都是他所不愿聽的,并叫孔子立刻離開。孔子嘆氣說,自己這是自討苦吃,摸老虎胡須還險些被老虎吃掉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以強凌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簞瓢屢空 |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堵蕭然,不蔽風日,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。” |
弦外之響 |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 |
回光反照 | 元 楊暹《劉行首》第三折:“陽臺霧鎖,楚岫云遮,棄死歸生,回光返照。”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昂首挺胸 | 《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》:“個個視死如歸,堅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喜新厭舊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
餓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》:“一個初侵女色,由如餓虎吞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