蕤賓鐵響的成語故事

拼音ruí bīn tiě xiǎng
基本解釋以之贊揚彈奏技藝的精妙超絕。
出處唐 段安節《樂府雜錄 琵琶》:“武宗初,朱崖李太慰有樂吏廉郊者……郊嘗宿平泉別墅,值風清月朗,攜琵琶于池上,彈《蕤賓調》……忽有一物鏘然躍出池岸之上,視之,乃一片方響,蓋蕤賓鐵也。以指撥精妙,律呂相應也。”
蕤賓鐵響的典故
唐武宗時期,朱崖、李太尉帶領樂工到郊外游玩,住在平泉別墅,晚上風清月朗,攜琵琶到池上彈奏《蕤賓調》。突然有一東西掉到池岸上,發出鏗鏘之聲,趕忙去看,原來是一片蕤賓鐵,用手指彈奏,其音律與樂器相應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蕤賓鐵響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青出于藍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青,取之于藍而青于藍;冰,水為之而寒于水。” |
動天地,感鬼神 | 金·元好問《陶然集詩序》:“詩之極致,可以動天地,感鬼神?!?/td> |
改過遷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?!?/td> |
俯拾即是 | 唐 司空圖《二十四詩品 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諸鄰?!?/td> |
滿滿當當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23回:“原來銀包不大,止那七兩多銀子已是包得滿滿當當的了,那里又包得這十兩銀子去?” |
多才多藝 |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?!?/td> |
背腹受敵 |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無水戰之具,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,則我背腹受敵?!?/td> |
嚴陣以待 |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親勒六軍,嚴陣以待之?!?/td> |
暈頭轉向 |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