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頂方趾的成語故事

拼音yuán dǐng fāng zhǐ
基本解釋同“圓首方足”。
出處清·龔自珍《〈升平分類讀史雅詩〉自序》:“彼非圓頂方趾、父母所生之民耶?”
暫未找到成語圓頂方趾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圓頂方趾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 | 明·沈璟《義俠記·除兇》:“他自要去送性命,干俺甚事,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” |
從俗就簡 | 宋 周輝《清波別志》卷下:“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,必旋檢本,模仿筆畫,從俗就簡。 |
斬草除根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……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 |
上氣不接下氣 |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七回:“一霎時漂流數百里外,直把一個好義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氣不接下氣。” |
挺身而出 | 《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》:“后數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鄰郡,得援軍數百,逐其草冠,復有其城,毫民賴是以濟。” |
處實效功 | |
一干二凈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 |
時易世變 | 晉 魯褒《錢神論》:“當今之急,何用清談?時易世變,古今異俗。” |
角巾素服 |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