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飯之德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fàn zhī dé
基本解釋喻微小的恩德。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范雎于是散家財物,盡以報所嘗困厄者。一飯之德必償,睚眥之怨必報。”
一飯之德的典故
秦朝末年,淮陰孤兒韓信靠在淮水邊釣魚為生,經常是釣不到魚而要餓肚子,一個漂洗絲絮的老大娘見他可憐,經常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他吃。韓信后來成為淮陰侯,特地找到當年的漂絮大娘,送給她一千金酬謝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飯之德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逆道亂常 | 唐 李公佐《謝小娥傳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,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。” |
全科人兒 | |
新仇舊恨 | 唐 韓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舊恨真無奈,須就鄰家甕底眠。” |
五花大綁 | 李季《王貴與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順著捆來橫著綁,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。”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 |
外圓內方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郅惲傳》:“案延資性貪邪,外方內圓,朋黨構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炙手可熱 | 唐 杜甫《麗人行》:“炙手可熱勢絕倫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 |
勞民傷財 | 《元史 李元禮傳》:“而又勞民傷財,以奉土木。” |
秣馬厲兵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補卒,秣馬利兵,修陳固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