槁木死灰的成語故事

拼音gǎo mù sǐ huī
基本解釋干枯的樹木;冷卻的灰燼。比喻心灰意冷;消沉已極或?qū)σ磺惺虑闊o動于衷、冷漠無情。槁:干枯。
出處莊周《莊子 齊物論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槁木死灰的典故
大觀園內(nèi)只有李紈一個寡婦,她原是賈珠的老婆,賈珠死后,她與五歲的兒子賈蘭相依為命。她出身金陵名宦家庭,知書達理,她青春喪偶后,雖處于膏粱錦繡之中,竟如槁木死灰一般,對外界一概不問不聞,就知道侍親養(yǎng)子,是一個賢妻良母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槁木死灰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書通二酉 | 語出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荊州記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(xué),因留之。” |
入吾彀中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私幸端門,見新進士綴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 |
開門見山 | 宋 嚴羽《滄浪詩話 詩評》:“太白發(fā)句,謂之開門見山。” |
邇安遠至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葉公問政,子曰:‘近者說,遠者來。’” |
改過遷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” |
物盡其用 |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。” |
敵眾我寡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,寡固不可以敵眾,弱固不可以敵強。” |
反唇相稽 | 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婦姑不相說(悅),則反唇而相稽。”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嚴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。”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