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石俱燼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ù shí jù jìn
基本解釋美玉和石頭一樣被燒毀。比喻好壞不分,同歸于盡。
出處北齊·邢子才《廣平王碑文》:“群心在辰,橫流具及,山崩川斗,星筼日銷,昆岳既毀,玉石俱燼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玉石俱燼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玉石俱燼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致遠恐泥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張》:“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;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” |
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嚴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。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
算盡錙銖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吳利府》:“嘗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盡錙銖,其父猶以為未足。” |
下臨無地 |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” |
親上成親 |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,爭奈忒達地忒知根,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。”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