鴻漸于干的成語故事

拼音hóng jiàn yú gàn
基本解釋《易·漸》:“初六,鴻漸于干”,“六二,鴻漸于盤”,“九三,鴻漸于陸”。以次而進,漸至高處。后世因以“鴻漸于干”指始入仕途。
出處《易·漸》:“初六,鴻漸于干”,“六二,鴻漸于磐”,“九三,鴻漸于陸”。
暫未找到成語鴻漸于干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鴻漸于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短褐不全 | 唐·盧照鄰《對蜀父老問》:“藜羹不厭,短褐不全,庸非貧賤乎?” |
攀龍附鳳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敘傳下》:“潁陰商販,曲周庸夫,攀龍附鳳,并乘天衢。” |
星霜屢移 | 唐 高適《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》:“星霜屢移,書奏仍闕?!?/td> |
出師無名 | 《新唐書·東夷傳·高麗》:“莫離支殺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師無名哉?” |
眾多非一 | 漢 王充《論衡 別通》:“孔子道美,故譬以宗廟,眾多非一,故喻以百官。” |
鶴立雞群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有人語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。’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處實效功 | |
楊柳依依 |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