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阿兩可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ē liǎng kě
基本解釋依:贊成;阿:不贊成。贊成或不贊成都行。指對問題沒有明確的意見
出處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唐紀·憲宗元和四年》:“茍求便身,率為依阿兩可之言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依阿兩可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依阿兩可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《尚書 旅獒》:“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” |
昂首伸眉 | 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乃欲仰首伸眉,論列是非,不亦輕朝廷,羞當世之士耶!” |
輪扁斫輪 | 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讀書于堂上,輪扁斫輪于堂下。” |
鋪張浪費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》:“要勤儉建國,反對鋪張浪費,提倡艱苦樸素,同甘共苦。” |
物盡其用 |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。”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嚴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。” |
防患于未然 | 《周易 既濟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樂府詩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 |
顧后瞻前 | 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來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后瞻前,錯了心神身不保。” |
牛口之下 |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莫敢望焉。”《呂氏春秋·舉難》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。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