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然作色的成語故事

拼音fèn rán zuò sè
基本解釋憤然:忿怒的樣子。因忿怒而變了臉色,發怒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蔣濟傳》:“帝憤然作色而問其故,濟具以答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憤然作色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憤然作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度日如歲 | 宋·周邦彥《霜葉飛》詞:“迢遞望極關山,波穿千里,度日如歲難到。” |
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 | 《論語 為政》: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” |
寸步不離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。” |
兵荒馬亂 | 明 李唐賓《梧桐葉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馬亂,定然遭驅被擄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
空口無憑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 |
飛檐走壁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。” |
偃旗息鼓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為翊軍將軍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趙云別傳》:“云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,公軍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 |
酒后茶余 | 魯迅《而已集 黃花節的雜感》:“從別的地方--如北京,南京,我的故鄉--的例子推想起來,當時大概有若干人痛惜,若干人快意,若干人沒有什么意見,若干人當作酒后茶余的談助的罷。” |
命與仇謀 |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命與仇謀,取敗幾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