漸入佳境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àn rù jiā jìng
基本解釋佳境:美好的境界。逐漸進入美好境界。比喻情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。
出處《晉書 文苑傳 顧愷之》:“愷之每食甘蔗,恒自尾至本,人或怪之。云:‘漸入佳境。’”
漸入佳境的典故
東晉晉陵無錫人顧愷之(約346-407年),字長康,小字虎頭。顧愷之學問淵博,很有才氣,曾經給桓溫、殷仲堪等人做過參軍之類的官。他尤其擅長繪畫,當時的名家如謝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。顧愷之性格怪異,與常人不同,人們都稱他有三絕,即才絕、畫絕、癡絕,表現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羈。
傳說他喜歡吃甘蔗,但是與常人不一樣,嚼食甘蔗時,與一般人先吃主干后吃末稍不一樣,總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。有人對他的這種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,他則回答說:“漸入佳境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漸入佳境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彬彬有禮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83回:“喚出他兩個兒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禮?!?/td>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腫臉充胖子,你還知道羞恥不?” |
二八佳人 | 宋·蘇軾《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》詩:“二八佳人細馬馱,十千美酒渭城歌?!?/td> |
活蹦亂跳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?!?/td> |
頭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?!?/td> |
珠宮貝闕 | 戰國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魚鱗屋兮龍堂,紫貝闕兮朱宮?!?/td>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反治其身 | |
閉關自守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》:“閉門自守,又坐鄰伍鑄錢挾銅,奸吏因以愁民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