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賴俱寂的成語故事

拼音wàn lài jù jì
基本解釋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,一點兒聲響都沒有。
出處唐朝常建《題破山寺后禪院》詩:“萬賴此俱寂,唯聞鐘磬音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萬賴俱寂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萬賴俱寂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在此一舉 |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國家安危,在此一舉。” |
歌功頌德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。” |
皆大歡喜 | 《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》:“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” |
德重恩弘 | 唐·韓愈《袁州刺史謝上表》:“顯榮頻煩,稱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 |
阿世取容 | 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六篇:“至叔孫通,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,非重其能定朝儀,知典禮也。”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皮開肉綻 |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。” |
土木形骸 | 《晉書 嵇康傳》:“身長七尺八寸,美詞氣,有風儀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飾。”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。” |
不翼而飛 | 戰國 齊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無翼而飛者,聲也;無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