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由之地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ì yóu zhī dì
基本解釋必:一定;由:經(jīng)過。必定要經(jīng)過的道路、地方。
出處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21回:“此人聞得青州有三千銀子上京,兗州乃必由之地,意欲探取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必由之地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必由之地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疾如旋踵 | 唐·馮用之《機論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興一亡,疾如旋踵,為國家者可不務(wù)乎?” |
和風細雨 | 南朝 陳 張正見《陪衡陽游耆阇詩》:“清風吹麥壟,細雨濯梅林。” |
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四折:“小儲君倒也安安穩(wěn)穩(wěn)守著妝盒做護身符,則是我陳琳兢兢戰(zhàn)戰(zhàn)抱著個天大悶葫蘆”。 |
懸崖勒馬 | 元 鄭德輝《智勇定齊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,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。” |
撈一把 |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撈一把,可是越撈越深。” |
東扶西倒 | 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“笑殺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醿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玩具》:“細視良久,則筆意透出絹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敲詐勒索 |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為非作歹,敲詐勒索,無惡不作。” |
大張旗鼓 | 清 張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(xù)出了鎮(zhèn)南關(guān),便大張旗鼓,排齊隊伍,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(fā)。” |
鉆木取火 | 唐·慧能《壇經(jīng)·疑問品》:“若能鉆木取火,淤泥定生紅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