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孟之間的成語故事

拼音jì mèng zhī jiān
基本解釋這里指春秋時(shí)魯國三家大貴族中勢力最大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。指在季、孟兩者之間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微子》:“若季氏,則吾不能;以季孟之間待之。”
季孟之間的典故
春秋時(shí)期,魯國大貴族孟孫、叔孫、季孫三家為魯國三卿,勢力很大。魯國內(nèi)亂,魯昭公逃到齊國,孔子也到齊國去。齊景公對(duì)孔子的儒家觀點(diǎn)很感興趣,由于齊大夫晏嬰不贊同孔子的觀點(diǎn)。在招待孔子的問題上,齊景公讓按季孫孟孫之間的待遇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季孟之間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將計(jì)就計(jì) | 元 李文蔚《張子房圯橋進(jìn)履》:“將計(jì)就計(jì),不好則說是好。” |
長夜之飲 | 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齊威王之時(shí)喜隱,好為淫樂長夜之飲。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(xué)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蝶粉蜂黃 | 唐·李商隱《酬崔八早梅有贈(zèng)兼示之作》:“何處拂胸資蝶粉,幾時(shí)涂額藉蜂黃。” |
大失所望 | 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記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 |
暴取豪奪 | 宋 蘇軾《策斷上》:“國用不足,則加賦于民,加賦而不已,則凡暴取豪奪之法,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。”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滿招損,謙受益,時(shí)乃天道。” |
禍國誤民 | 鄧小平《黨在組織戰(zhàn)線和思想戰(zhàn)線上的迫切任務(wù)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禍國誤民。” |
三十三天 | 《勝鬘寶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天者,中國言悉怛梨余惡衛(wèi)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國音不同耳。” |
國無寧日 |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一回:“宋大國也,起傾國兵,盛氣而來……吾國無寧日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