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談闊論的成語故事

拼音gāo tán kuò lùn
基本解釋高:大聲地;闊:廣闊。指志趣高雅、范圍廣泛的談論。多含褒義。也指大發議論或不著邊際地談論。多含貶義。
出處唐 呂巖《徽宗齋會》:“高談闊論若無人,可惜明君不遇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高談闊論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高談闊論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窮鄉僻壤 | 宋 曾鞏《敘盜》:“窮鄉僻壤、大川長谷之間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錢,無告糴之所。” |
暮史朝經 |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螢窗雪案,暮史朝經。” |
揚幡擂鼓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揚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見了。” |
舉善薦賢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舉善薦賢,乃美事也;卿何薦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 |
今來古往 | 唐·崔玨《道林寺》詩:“今來古往人滿地,勞生未了歸丘墟。” |
光前裕后 | 明 李贄《答耿司寇書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無時刻而不系念。” |
斷香零玉 |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尸解》:“這是我斷香零玉沉埋處,好結果一場廝耨,空落得薄命留。” |
沖鋒陷陣 | 《北齊書 崔暹傳》:“沖鋒陷陣,大有其人。” |
之子于歸 | 《詩經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。” |
聰明才智 |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治家》:“如有聰明才智,識達古今,正當輔佐君子,助其不足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