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犬不驚的成語故事

拼音jī quǎn bù jīng
基本解釋連雞狗都沒受到驚擾。形容行軍紀律嚴明;也指相安無事。
出處宋 彭龜年《壽張京甲十首(其八)》:“翁見一笑大歡足,雞犬不驚仁意多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雞犬不驚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雞犬不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大有可為 |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雖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為。” |
響答影隨 |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7卷:“由是論之,罪福報應,猶響答影隨,不差毫末。” |
上下其手 | 唐 周矩《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》:“微諷動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 |
金光閃閃 |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閃閃,手中雪刃輝輝。” |
靡所底止 | 《詩經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疑鄰盜斧 | 戰國·鄭·列御寇《列子·說符》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鄰之子。視其行步,竊斧也;顏色,竊斧也;言語,竊斧也;動作態度,無為而不竊斧也。” |
取而代之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與籍俱觀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風和日麗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風和日麗,眾多官員,都來祭奠。” |
專心一志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性惡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術為學,專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縣久,積善而不息,則通于神明,參于天地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