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井得人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uān jǐng dé rén
基本解釋比喻話傳來傳去而失真。
出處漢·王充《論衡·書虛》:“丁氏穿家井,井中得一人。”
穿井得人的典故
傳說春秋時宋國有一個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,每天要到外面很遠的地方取水。后來他請人和自己一起打水井,他覺得自己上陣省了一個勞動力,于是逢人便說:“吾穿井得一人”。外面就把這句話傳成了丁家打井挖到了一個人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穿井得人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。” |
鼻青臉腫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4回:“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,趁著軍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備,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。” |
屈指一算 |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匆匆過了中秋,雯青屈指一算,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曲》: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。”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 |
過而能改 | 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
夷為平地 | 孫犁《我的綠色書》:“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車場。” |
酒能亂性 | 清·無名氏《說呼全傳》第16回:“酒能亂性,色是敗真。財乃致命,氣動殺身。” |
粗服亂頭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儀,脫冠冕,粗服亂頭皆好。時人以為玉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