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壅必潰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uān yōng bì kuì
基本解釋壅:堵塞。潰:決口,堤岸崩壞。堵塞河流,會招致決口之害。比喻辦事要因勢利導(dǎo),否則就會導(dǎo)致不良后果。
出處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邵公曰:‘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必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,是故為川者,決之使導(dǎo),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川壅必潰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川壅必潰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月明如水 | 元·王實(shí)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折:“彩云何在,月明如水浸樓臺。” |
見風(fēng)是雨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5回:“他們做都老爺?shù)模犚婏L(fēng)就是雨,皇上原許他風(fēng)聞奏事,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。” |
不正之風(fēng) | 晉 葛洪《抱樸子 辯問》:“移不正之風(fēng),易流遁之俗。” |
窮年累世 | 《荀子 榮辱》:“然而窮年累世,不知不足,是人之情也。”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體恤入微 | 鄭觀應(yīng)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國特設(shè)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產(chǎn)后一切要癥,必須明白透澈,體恤入微。” |
零光片羽 | 黃遠(yuǎn)庸《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》:“其所對北京內(nèi)外記者所言,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,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。” |
有約在先 | 元·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這事本已有約在先,況兼孩兒又執(zhí)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緣分了。” |
顧后瞻前 | 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來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后瞻前,錯了心神身不保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