慣戰能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征:征討。形容作戰經驗豐富,善于作戰。
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3回:“手里橫著一柄金蘸斧,坐下李都監那匹慣戰能征雪白馬。”
例子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31回:“他自恃斧精力勇,慣戰能征,眼底無人,藐視天下沒有好漢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uàn zhàn néng zhēng
注音ㄍㄨㄢˋ ㄓㄢˋ ㄋㄥˊ ㄓㄥ
感情慣戰能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善于作戰。
近義詞能征慣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釋)
- 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想望豐采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※ 慣戰能征的意思解釋、慣戰能征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盡信書不如無書 |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。 |
殺手锏 | 喻指取勝的絕招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
止戈興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戰爭,施行仁政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綱舉目張 | 綱;魚網上的總繩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網眼;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;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。也比喻條理分明。 |
丹書鐵契 | 丹書:用朱砂寫字;鐵契:用鐵制的憑證。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。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,故名。 |
墨汁未干 | 寫字的墨汁還沒有干。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(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