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問之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只是記誦書本,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。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,不成體系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,必也其聽語乎?”
例子《冷眼觀》第12回:“我不過記問之學,實在不是個里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ì wèn zhī xué
注音ㄐ一ˋ ㄨㄣˋ ㄓ ㄒㄩㄝˊ
繁體記問之壆
感情記問之學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指無真知之學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自暴自棄(意思解釋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釋)
- 犬馬戀主(意思解釋)
- 羅掘一空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源源不斷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衣錦還鄉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牛驥同槽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※ 記問之學的意思解釋、記問之學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甕中之鱉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聲馳千里 | 馳:傳揚。名聲遠播。形容聲望很高。 |
阿時趨俗 | 阿:迎合。迎合時尚和世俗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雙管齊下 | 管:筆;齊:同時。雙手執筆同時作畫。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
一如既往 | 指態度沒有變化;完全像從前一樣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從前。 |
指手畫腳 |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。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