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志述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繼:繼承;述:陳述。繼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。
出處《宣和書譜》第一卷:“一旦用王浚,唾手可行,故天下始一于晉。夫可謂繼志述事之主。”
例子清·黃黎洲《周子佩墓志銘》:“守禮不違,繼志述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ì zhì shù shì
注音ㄐ一ˋ ㄓˋ ㄕㄨˋ ㄕˋ
繁體繼志述事
感情繼志述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薪貴于桂(意思解釋)
- 流離瑣尾(意思解釋)
- 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樂以忘憂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※ 繼志述事的意思解釋、繼志述事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。素:從來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當仁不讓 |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