籬壁間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籬:籬笆,圍墻。指家園內(nèi)的平常物品
出處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德之休明,肅慎負(fù)其楛矢;如其不爾,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?!?/p>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lí bì jiān wù
注音ㄌ一ˊ ㄅ一ˋ ㄐ一ㄢ ㄨˋ
繁體籬壁閒物
感情籬壁間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家常用品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貧賤不移(意思解釋)
- 節(jié)用裕民(意思解釋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釋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(xù)續(xù)(意思解釋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(yīng)求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轟轟烈烈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- 西學(xué)東漸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釋)
- 好來好去(意思解釋)
- 紅顏薄命(意思解釋)
- 好學(xué)不倦(意思解釋)
※ 籬壁間物的意思解釋、籬壁間物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木本水源 | 樹的根本,水的源頭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鬼爛神焦 | 形容火災(zāi)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角巾素服 |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(zhàn)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(zhàn)爭結(jié)束,不再用兵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雨散風(fēng)流 | 比喻離散。 |
鴻儒碩學(xué) | 鴻儒:大儒;碩學(xué):有很多學(xué)問的人。泛指學(xué)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(xué)者。 |
三三兩兩 |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數(shù)不多。 |
各行各業(yè)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(yè)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清風(fēng)勁節(jié) | 喻人品純潔,節(jié)操堅貞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南征北戰(zhàn)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(zhàn);蕩:掃蕩。形容轉(zhuǎn)戰(zhàn)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(fù)無常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(yáng)教化的人。 |
戰(zhàn)不旋踵 | 旋:轉(zhuǎn)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(zhuǎn)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撥亂濟(jì)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(jì)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(jì)時”。 |
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(shí)力強(qiáng)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老牛舐犢 | 舐:舔;犢:小牛。老牛舔著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(zhǔn)備,臨時慌忙應(yīng)付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