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己損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為了使自己得到好處而損害別人利益。參見“損人利己”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一卷:“君當傳與世人,廣行方便,切不可凌弱暴寡,利己損人。”
例子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難行和不信》:“利己損人的教訓多,則相信的人更其少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lì jǐ sǔn rén
注音ㄌ一ˋ ㄐ一ˇ ㄙㄨㄣˇ ㄖㄣˊ
繁體利己損人
感情利己損人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損害別人。
近義詞損人利己
反義詞大公無私
英語profit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眼淚洗面(意思解釋)
- 殺人不眨眼(意思解釋)
- 初生之犢不畏虎(意思解釋)
- 來去無蹤(意思解釋)
- 噓寒問暖(意思解釋)
- 新仇舊恨(意思解釋)
- 走馬觀花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(意思解釋)
- 臉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- 一網打盡(意思解釋)
- 異軍突起(意思解釋)
- 豈有此理(意思解釋)
※ 利己損人的意思解釋、利己損人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渾然一體 | 渾然:完整不可分。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。 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本位主義 |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。 |
取長補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勞民傷財 | 勞民:使人民勞累;傷:耗費。既讓人民勞累受苦;又耗費了資財。指濫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費。 |
繩鋸木斷 | 拉繩作鋸;也能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