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歷可數(shù)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歷歷:清楚、分明的樣子;清清楚楚;可以數(shù)得出來。
出處《舊五代史 明宗紀十》:“濮州進重修河堤圖,沿河地名,歷歷可數(shù)。”
例子則用細草制為樓閣,大如櫞,小如橘,約二十余座,每座梁棟榱題,歷歷可數(shù)。(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仙人島》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lì lì kě shǔ
注音ㄌ一ˋ ㄌ一ˋ ㄎㄜˇ ㄕㄨˇ
繁體歷歷可數(shù)
正音“數(shù)”,不能讀作“shù”。
感情歷歷可數(shù)是褒義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辨形“歷”,不能寫作“厲”。
辨析歷歷可數(shù)與“歷歷在目”有別。歷歷可數(shù)重于看得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;無“展現(xiàn)”的意思;“歷歷在目”重于“展現(xiàn)在眼前”。
近義詞一清二楚、歷歷在目、屈指可數(shù)
反義詞昏天黑地、漆黑一團
英語can see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m distinctl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手遮天(意思解釋)
- 圓顱方趾(意思解釋)
- 老馬識途(意思解釋)
- 顛沛流離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閉關(guān)自守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- 力屈道窮(意思解釋)
- 進退維谷(意思解釋)
- 政通人和(意思解釋)
※ 歷歷可數(shù)的意思解釋、歷歷可數(shù)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輪焉奐焉 | 形容房屋高大眾多。 |
憂喜交集 | 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錢財、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。 |
顛沛流離 | 顛沛:遭受挫折或困難;流離:離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。 |
翻箱倒柜 |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別人的歡心。迎合世俗,取悅于人。 |
四書五經(jīng) | 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(xué)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(jīng)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(jīng)典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(fā)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(guī)范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極重不反 | 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(nèi)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(xí)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(fù)得或人去而復(fù)回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(wù)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(fù)無常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草滿囹圄 | 監(jiān)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