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韜三略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《六韜》、《三略》:都是古代的兵書。后泛指兵書、兵法。
出處唐 黃滔《祭南海南平王》:“天生大賢,浚六韜三略之才謀。”
例子六韜三略,淹貫胸中,唯吾所用,何擔孫武子十三篇而已哉。(元 鄭德輝《王粲登樓》第二折)
基礎信息
拼音liù tāo sān lüè
注音ㄌ一ㄡˋ ㄊㄠ ㄙㄢ ㄌㄩㄝˋ
繁體六韜三畧
感情六韜三略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賓語;指兵書、兵法。
近義詞龍韜豹略
英語books on the art of wa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餓虎吞羊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繁榮富強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釋)
- 見所不見(意思解釋)
- 一清二楚(意思解釋)
※ 六韜三略的意思解釋、六韜三略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夠。 |
貧賤不移 | 移:改變。不因生活貧困、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堅定。 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嚴明法紀。 |
棟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安于現狀 | 安:對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;現狀:目前的狀況。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;不求進步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