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無拾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路不拾遺”。
出處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孔子初仕為中都宰,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,長幼異食、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、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、路無拾遺、器不雕偽,……”
基礎信息
拼音lù wú shí yí
注音ㄌㄨˋ ㄨˊ ㄕˊ 一ˊ
繁體路無拾遺
感情路無拾遺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社會風氣好。
近義詞路不拾遺
英語No one picks up and pockets anything lost on the road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死要面子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續(意思解釋)
- 楊柳依依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※ 路無拾遺的意思解釋、路無拾遺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金不換 | 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,形容極為可貴。 |
俯拾即是 | 俯:低頭;彎腰;即:就。一彎腰就可撿得;到處都是。形容為數很多;極容易得到。 |
不屑一顧 | 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錢財、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。 |
取長補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山雨欲來風滿樓 |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炙手可熱 | 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勢大。 |
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信以為真 | 把假的當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