呴濕濡沫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同處困境,互相救助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
例子清·錢謙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鏃礪道義,切磨文章,呴濕濡沫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nì shī rú mò
注音ㄋ一ˋ ㄕ ㄖㄨˊ ㄇㄛˋ
繁體濡濕濡沫
感情呴濕濡沫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相濡以沫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絕長續短(意思解釋)
- 噓寒問暖(意思解釋)
- 望風撲影(意思解釋)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舉目無親(意思解釋)
※ 呴濕濡沫的意思解釋、呴濕濡沫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-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可多得 | 得:得到;獲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難得到。 |
樂道安命 | 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錢都沒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貧困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囊螢照雪 | 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 | 鮑魚:咸魚;肆:店鋪。如同進入咸魚店,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遙遙無期 | 遙遙:很遠。指日期遙遠得很。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隨俗雅化 |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。 |